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简章 >> 文章正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9-11 10:55:49

广州中医药大学概况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国内最早于1956年创办的4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项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学校还有中医药高校唯一的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点;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技术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生(Q吧) 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179名、硕士生导师751名。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2年获国家首批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试点工作;2003年成为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学校2002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果优秀;2003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广东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九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整体验收,同年启动广州大学城新校区建设;2004年通过广东省“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成为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2004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中医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全国排名第一,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第三,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第六。2005年邓铁涛教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我校作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实现了承担高层次重大科研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在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中,我校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全国唯一一个中医学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同时,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所新增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院校,2008年我校为广东省首批中药学研究生创新基地。

学校下设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国际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技术学院,及脾胃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热带医学研究所等。开设本科专业16个,横跨医、工、管、理、经、文、教7个学科门类。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660人,留学生及港澳台生近1000人。学校正向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转变。

现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部局级重点学科7个,2007年中医学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总数在全国地方中医药院校和广东省属高校中均居首位;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5个,国家中医药行业重点实验室(中心)11个,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科研成果显著,“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177项,其中“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项(含中医药重大研究计划2项)。承担国家级项目数居中医药院校前列;获资助纵向科研经费近3亿元,其中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经费2769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2662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各类科学技术奖励79项,其中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8项。

学校设施齐全,占地1367亩(含三元里校区、大学城校区),仪器设备总值3亿多元,已建成信息网络管理中心、测试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图书馆藏书130万册;有综合教学实验室5个、临床教学综合实验室1个,临床教学综合实验室功能处于国内医药院校领先水平;附属医院19所(直属4所、非直属医院14所,合作医院1所),病床总数达到7000多张,直属附院拥有全国专科医疗中心6个、省级专科专病医疗中心8个、部局级专科专病研究实验室3个。有教学医院、实习医院、药学实习基地98个,为研究生的教学、科研、临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85%以上的科研课题都有研究生的参与,在校研究生已经成为学校科研、教学、临床的生力军。奖助学金方面,学校继设立: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邓铁涛奖学金、邓铁涛非医攻博专项研究生奖学金、一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靳瑞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学金、优秀毕业研究生奖学金等奖学金后,新设立100万元的“荔博园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困金”、50万元的“仲景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50万台币的“台湾校友研究生奖学金”,2008年新设“台湾校友研究生助困金”、“同心奖学金”,“50万元的周岱翰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奖”等为激励在校研究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激励创新创造了优越条件,为优秀贫困自筹研究生解决了后顾之忧。中药学创新基地培养的研究生还将获得科研与生活补助,学校还设立了助研、助教、助管三助岗位和建立了助学贷款制度,为贫困学生解决后顾之忧;毕业研究生质量较高,社会评价较好,截止2008年7月,我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均保持95%以上。

热忱欢迎报考我校研究生!

单位代码:10572 地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三元里校区) 邮政编码:510405

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大学城校区) 邮政编码:510006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 联系电话:020-36585497 传真:020-36585498

网址:www.gzhtcm.edu.cn/研究生院/招生信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

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

一、招生人数

2009年我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包括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生。面向全国招收有志献身于中医药科学事业的报考青年。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本科生毕业时须获得学士学位,入学报到时出示学士学位证书);成人高考(Q吧)本科毕业生必须获得学士学位(报名时需提供学士学位证书)。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态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

(一)报名形式:全国统一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

(二)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2008年10月10日至31日

现场报名(照相)时间:2008年11月10至14日(具体日期按国家教育部规定,请考生密切留意)

(三)报名地点:

网上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报名程序请考生密切留意有关通知;

现场报名地点由各省市招生办公室指定。广州地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请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招生办”报名点。

(四)报名注意事项

1、我校2009年招收硕士生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两类。凡招收临床型硕士生的专业、研究方向,在《专业目录》备注栏均标明了“XX医(学)院导师组”,临床型硕士生录取后确定导师。备注栏未有标明的,均招收科研型硕士生。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研究方向),只能授予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毕业后按医师法的相应规定报考中西医结合这一专业的医师资格。

考生报考时,请一律按我校专业目录上所列出的专业(代码)、研究方向(代码)填写,代码不得漏填。

网报时填写的重要信息:招生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报考院系所名称(000不区分院系所)——报考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网上填写报考信息时,“备用信息一”栏一律填写所报考导师姓名。

2、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填写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影响正常考试和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3、考生提交报考信息时,必须准确、详细填写本人通讯地址(省、市、县、门牌号<信箱号>、邮编等)和联系电话,准考证、成绩单、通知书等一律按本人所填写的该地址邮寄。

推免生必须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确认。

四、考试科目

初试: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科目设置的通知精神:医学学科门类初试考试科目为三门、其他学科门类初试考试科目为四门。

医学学科门类:

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初试科目三门)

(一)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

1 政治(100分)

2 外语英语(Q吧)或日语)(100分)

3 综合科目(300分)

(1)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其中针灸学为新增内容(请参考教育部2009年[中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2)西医综合: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其中内科学中增加诊断学内容(请参考教育部2009年[西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二)我校命题的考试科目:

综合科目(300分):

(1)中药综合:含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

(2)药学综合:含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

其他学科门类:

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初试科目四门)

(一)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

1 政治(100分)

2 外语(英语或日语)(100分)

(二)我校命题的考试科目:

3 综合科目(150分):

(1)中医基础理论

(2)西医诊断学基础

(3)管理学综合:含公共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

(5)管理思想史

(6)马克思主义理论

4 专业基础课(150分)

(1)社会医学

(2)科学技术发展史

(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复试:

1、专业课笔试和面试;

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由学校各导师组自行组织,听说能力测试成绩均计入复试成绩。

五、考试时间

初试:2009年1月(具体时间按国家教育部规定)

复试:2009年4月(具体时间以复试通知为准)

六、培养经费及学习期间待遇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包括: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硕士生,培养经费及学习期间待遇按当年有关规定执行。

2、委托培养硕士生,在学期间的工资、医疗费等其他福利待遇由考生单位负责,并向我校交纳委托培养费每人每年8000元。

3、自筹经费硕士生每人每年缴纳培养费8000元,自筹经费生不发放生活补贴,但户口、党团关系、人事档案等可迁来我校。

4、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硕士生在录取前须签订协议书。

5、研究生就读期间,须按规定缴纳住宿费。

兼读制研究生收费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七、毕业生就业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后,按国家有关规定推荐就业、自主择业。

2、委托培养的硕士生毕业后,按协议书规定回原单位工作。

八、招生专业目录以我校单行本为准。有关招生信息查询网址:http://www.gzhtcm.edu.cn/研究生院,或http://www.gzhtcm.edu.cn/招生就业/研究生招生

九、我校2009年继续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简称“非医攻博”)共20名,并接收推免生。根据教育部有关考试科目改革的文件精神,2009年我校非医攻博报考专业、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将有调整,请考生密切关注。

十、我校2009年招收港澳台、外籍博士/硕士研究生简章、专业目录另行制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8年福建大学录取新生质量排行榜
·2008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福建高校综合指标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师资力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录取新生质量排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8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名单
·2008年度福建省级精品课程本科院校名单
·2008-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